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现实选择及理论依据

  6、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由于证券的极好流通性、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相关性和调整方式的灵敏性,在发达的证券市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抛出或购进证券来直接调节社会资金总供求,紧缩或放松银根。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比通过调整金融市场利率,间接调节社会资本的总供求更加灵活和准,从而使证券市场成为中央银行调控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舞台。
  但是,并不是证券市场在任何阶段都具有如此强大的经济功能,其经济功能是随着证券市场本身的发展,步步推进的,只有发达的证券市场才能在事实上发挥出上述六种功能,而初级证券市场的功能则主要是适应筹资和融资的需要。各国在建设证券市场的过程中,因证券市场发展阶段的不同,对证券市场功能的定位各有不同。这不仅与建设者的主观意志有关系,更是证券市场本身状况以及证券市场发展的一般基础条件所决定的。
  需求是最强大的推动力。我国证券市场是适应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筹资和融资需求而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正是这种筹资融资的需求与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得以迅速发展的基本动力。在1999年前,我国证券市场基本上定位于一种“为国企改革筹资融资”的功能状态。基于在证券市场建设初期其他形式企业相对弱小,而国有企业处于排头兵的形势,这种功能定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这种原有的功能定位,使初期的许多政策和制度越来越不适应整体经济与证券市场发展的要求,新的成长性的非国有企业急需融资的愿望不能实现,而一些成长性并不高、甚至属夕阳性传统产业的国企却依然上市,而且导致只谋筹资不谋改制和实质业绩,虚假陈述、包装上市盛行;使证券市场上的不公平、不公正因素积累越来越明显,责任与权利的不对等,责任与危害处罚的不平衡,导致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和进一步发展受阻。因此,证券市场功能定位必须适应我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和证券市场发展状况。应该说,适应当前有效衡平和协调市场主体各方利益的要求,强调和突出证券市场的动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金融和投资风险散化功能,是我国证券市场功能的基本定位。
  (二)清晰认识证券市场发展基本条件
   股份公司不发达、银行业脆弱、中产阶级群体不够壮大是我们的基本条件。新制度产生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有新的利润空间产生,而原有制度不能有效地吸纳潜在的利润空间;二是新制度创新能够有效吸纳潜在的利润空间。制度就象一块海绵,而潜在利润就是没有被吸干的水。制度创新就是把海绵做得更大或者更密一些,以便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证券市场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也有其基本的社会条件要求。考察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港、台等发达地区的证券市场发展历史,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需要筹集巨额资本的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量发展。
  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决定,如果企业主自己有足够的钱,他就不可能向别人举债;如果能举到债,他就不可能让别人变成股东分享业主的利益。因此,如果产业的限制使资金并不具有规模效益,公司并不需要巨额的资金,而且资本家不存在筹集资金的困难,资本家就不可能考虑吸纳公众的资金,或者是举债,或者是入股。产业的发展,使个别资本和采用资本积累方式单独投资不再可能,或者是取得的利润不再具有竞争力,巨额资本成为取得丰厚利润的条件,通过举债或入股不仅可以实现自身资本的超额利润,而且可以通过举债占有别人的利润时,大量的举债和入股筹资才能形成市场化的发展。而证券化所带来的投资成本的降低与投资证券化所带来的效益相比较的优势,适应这种市场化发展筹资的需要,被创新出来,被社会采纳和应用乃至于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才真正诞生了。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有前景、有潜力、自律性强的高成长性股份公司,是证券市场健康、规范运行的要本物质基础。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