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公民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研究

中国公民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研究


许灿、唐莹莹


【全文】
       前言
  本篇论文侧重于对中国公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现状”的研究,并将重点放在其产生的原因上,首先简单地审一下题:
  所谓法律意识,即人类研究法律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各种学说,社会对法的本质、地位和作用的观点、评价,对司法判决的看法和意见,对现行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态度,以及对立法、执法的信任程度等等。 在笔者看来,将权利意识定位维权意识即可,即依照正当的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两者的关系如下:从理论上讲,法律意识的提高会带动权利意识的增强。但实际上,这者之间还留有一片中间地带,起着过渡作用,法律意识正通过中间地带才可作用于权利意识,在经历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之后,权利意识并不完全真实地反映了法律意识,使得权利意识变得极其复杂。
  通过笔者深入研究,发现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并不能简单地说高还是低,因为,它们背后藏有深层次的原因,这其中既有传统意识、也有当今社会政治体制及其它一些客观实际情况,在文中这还会有详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中国这个极其特殊的国家,在近代百年里,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思想意识上,都进行了极其深刻的变革,但这一切都显得太仓促、太被动,都很不成熟,传统中落后的东西还未从民众意识中彻底清除,而新兴的、先进的东西仍未建立起来。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时期”,我们不得不从更多的方面去进行考察,不能片面的把它全都归罪给历史,历史是无辜的,在古代,无论是“权利本位”还是“义务本位”都无可厚非,都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本文会更多地从现代的体制、结构入手,揭示其难以发展的现实原因,笔者认为这更有借鉴意义。
  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已拉开帷幕,但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水平仍未达到相应的标准,这就需要我们法学工作者及社会上各种力量共同努力,促进整个社会对法律的重视。法律的真正活力不在于被遵守,而在于被使用,只有这样,我们依法治国的进程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这也正是本文要旨之所在。
  
     第一章:中国公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现状的研究
  中国的法制建设迄今为止已逾二十年了,从不注重法律到重视法律,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但这过程并非尽善尽美,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异,据笔者所翻阅的资料,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在经济发达地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相对比欠发达地区要高些。但本文所研究的现状并不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整个社会的普遍群体,而这其中占全国人口75%以上的农民更具代表性与典型性。从宏观上进行抽象,概括出两者的总体特征。
  对于法律意识,正如前言中所述定义一样,实质上是社会对法及与法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的总体评价。
  中国的立法活动自70年代末恢复以来,制定、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但公民真正了解了多少呢?应该说权利是法律的核心,作为中国公民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了呢?
  问题:你是否了解我国行政诉讼法?
  提交答卷人数 36 100%
 熟悉     无 0
 了解     16 44.4%
 听说     5 13.9%
  不知道    15 41.7%
  
  该调查是南宁某商场对个体工商户的问卷调查,虽然行政诉讼法已实施很多年了,但公民中了解该法的人数比例还是非常低,那就更谈不上运用行政诉讼法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了。许多人对法的认识还只局限于刑法层面,他们只知道有一些原则性的东西不可违,比如不能杀人、不能强奸、不能抢劫等等,但对其他一些部门法规却知之甚少,而对于诉讼程序则更是少得可怜,这种局面在农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公民由于不懂法进而畏法、疑法,法律成了高尚在上的权威,人们不懂也不敢怎样用它去保护自己,在笔者所走访的一个村子里,从未出现过一例诉讼案件,人们普遍认为走上法庭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