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邮电部关于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网路组织和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CHINAPAC)网路组织和管理暂行办法
 (1994年4月11日 邮电部)

第一节 总则

  一、为了合理、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根据邮电部发布的《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及部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办法,作为组织和管理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以下简称分组网)的依据。
  二、根据分组网的建设和发展应实行单网单制式的原则和统一业务功能和业务数据、统一网路编号、统一网路管理和资源管理的要求,本办法规定了网路组织和网路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以强化全程全网的统一管理。
  三、分组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以下简称省管局)应贯彻执行本办法并依照本办法组建、管理本地区内的分组网。各级电信管理人员应树立全程全网的观念,严格遵守本办法的各项规定。
  四、本管理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邮电部。

第二节 网路组织

  一、网路等级结构
  分组网采用二级结构,由一级交换中心和二级交换中心组成。
  1.一级交换中心之间采用全连通的网状结构,由于建网初期业务量较少,暂采用不完全的网状结构。以后随业务量的发展,逐步实现全网状连接。
  2.一级交换中心到所属的二级交换中心之间采用星状结构,隶属于同一个一级交换中心的二级交换中心之间,应根据当地业务量的发展、网路可靠性的需求和传输电路的可能条件,采用不完全网状结构。
  3.任何两个交换中心之间,根据业务量需要,可以设置直达高效电路。
  二、交换中心的设置
  1.一级交换中心:设置在各省会局(包括重庆局)。负责本局用户的交换,负责到其它一级交换中心和出入口局的转接,负责所属二级交换中心的汇接。
  现有一级交换中心31个。即: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武汉、成都、南京、西安、哈尔滨、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太原、济南、合肥、郑州、长沙、西宁、南宁、贵阳、银川、乌鲁木齐、兰州、杭州、福州、南昌、昆明、海口、拉萨、重庆。
  一级交换中心均设置RM模块,今后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逐步设置纯中转RM模块。
  一级交换中心的设立由邮电部电信总局批准。
  2.二级交换中心:设置在各地市局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局。负责本局用户的交换,负责到所属一级交换中心和二级交换中心的转接。在业务量较大地区的二级交换中心,可设置RM模块,其余地区和县(市)二级交换中心,设置AM模块(RM模块下第一层AM模块)。具体设置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确定,报邮电部电信总局备案。
  3.北京、上海为国际出入口局,负责国内外用户对外出入口呼叫和国家(地区)之间的中转呼叫。广州为港澳地区的出入口局,均设置RM模块。
  4.对于业务量较小的县局,可以采用AM模块或PAD与二级交换中心连接,作为用户接入设备。
  三、网路组织原则
  1.网路组织应充分考虑全网的安全可靠性:
  (1)建网初期,一级交换中心应保证至少配备不少于三个方向的省际中继电路;
  (2)二级交换中心应至少配备两个以上方向的中继电路;
  (3)每个省至少有两个RM模块,应具有出省中继电路;
  (4)对于只有一个RM模块的省,出省中继电路应设置在不同电源块供电的接口板上。
  2.网路组织应充分满足全程全网的时延要求,符合体制标准:
  (1)为了保证全程全网的时延指标符合要求,全国网路组织应保证全程端到端用户通信最多不超过10个节点模块(PAD),其中小于等于9600bps速率的中继电路不超过二段;
  (2)省内组网应保证用户端到端通信最多不超过6个节点模块(PAD),任一用户到本省一级交换中心的节点(PAD)不超过3个,其中小于等于9600bps速率的中继电路不超过二段;
  (3)全网任一用户到国际出入口局不超过6个节点模块(PAD),其中小于等于9600bps速率的中继电路不超过二段。
  3.网路组织应满足业务量发展要求:
  (1)各级网管中心应定期分析网路运行情况,利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AAT、OMAT、NDR、EDR、ADR、NTA等)对网路时延、中继电路可用率、中继电路利用率、业务流量流向等进行分析,应保证最大端到端网络时延满足体制要求,中继电路可用率≥98%;中继电路利用率不超过80%(超过80%的时间在忙时应小于2小时),PE板利用率、模块吞吐量符合指标要求。
  (2)定期分析用户分布情况,了解用户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并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制定中继电路开放计划及网路调整方案,提高中继电路处理能力(如增大中继电路数量、提高速率、改善通信质量)。
  (3)根据对网络性能和用户分布情况的分析,利用ROUTOP和NTA分析工具,确定最佳路由选择策略,缩短中继时延,改善网络性能,验证网路调整的正确性。

第三节 网路管理中心

  一、网路管理中心设置原则
  分组网设立全国网路管理中心(简称全国网管中心)、省级网路管理中心(简称省级网管中心),业务量发展较快的省也可以设区域网路监控站。
  1.全国网路管理中心的设置原则
  在北京设立全国网路管理中心(或称一级网管中心),统一管理、监控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网管中心设备配备应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2.省级网路管理中心的设置原则
  (1)已组建省内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其省邮电管理局所在省会城市设立该省的省级网管中心(或称二级网管中心)。
  (2)还没有组建省内分组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属于省际网部分的节点管理:包括网路监视、业务管理和计费管理等全部由全国网管中心负责。节点模块的故障管理由当地节点机维护人员负责,全国网管中心负责协助、指导和监督。
  (3)已经采用北电设备组建省内分组网的省,其省级分组网管中心的设备配置、业务管理功能和权限应按本办法的各项规定执行。
  (4)采用非北电设备组网过渡的省,应建立省级网管中心,负责设备的故障监视、用户中继参数设置、计费统计等管理。
  3.区域网路监控站的设置原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省内业务量发展需要,在其省内分组网设立区域网路监控站,其设立应满足以下条件:
  (1)其所管辖的区域,在经济和地理上已经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2)所管理的节点设备(RM、AM、SAM)达到15个以上;
  (3)其设备配置应符合本节“各级网管中心的设备配置”的要求;
  (4)区域网路监控站的设立,由各省管局批准,报电信总局和全国及省级网管中心备案。
  4.网络和网管中心的命名
  (1)全国网管中心的合名
  ①网络名称: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②网络标识:CHINAPAC(现SESA网为CHINAPAC 1)
  ③网管中心标识:NMC-C
  ④网管中心所在城市:北京
  (2)省级网管中心的命名
  ①网络名称: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YY
  ②网络标识:CHINAPAC-XX
  ③网管中心标识:NMC-R-XX
  YY:为省份中文名称,
  XX:为省的代码标识。
  ④网管中心所在城市:见下表所示
  (3)省级公用分组交换网及网管中心命名表:
<font size=+1>
------------------------------------
|序|               |      |    |网管所 |
| |   网  络  命  名  |  网络标识 |网管标识|    |
|号|               |      |    |在城市 |
|-|---------------|------|----|----|
|1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北京 |CHINAPAC-BJ |NMC-R-BJ| 北京 |
|-|---------------|------|----|----|
|2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上海 |CHINAPAC-SH |NMC-R-SH| 上海 |
|-|---------------|------|----|----|
|3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天津 |CHINAPAC-TJ |NMC-R-TJ| 天津 |
|-|---------------|------|----|----|
|4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广东 |CHINAPAC-GD |NMC-R-GD| 广州 |
|-|---------------|------|----|----|
|5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广西 |CHINAPAC-GX |NMC-R-GX| 南宁 |
|-|---------------|------|----|----|
|6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辽宁 |CHINAPAC-LN |NMC-R-LN| 沈阳 |
|-|---------------|------|----|----|
|7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黑龙江|CHINAPAC-HL |NMC-R-HL|哈尔滨 |
|-|---------------|------|----|----|
|8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吉林 |CHINAPAC-JL |NMC-R-JL| 长春 |
|-|---------------|------|----|----|
|9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河北 |CHINAPAC-HJ |NMC-R-HJ|石家庄 |
|-|---------------|------|----|----|
|10|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河南 |CHINAPAC-HY |NMC-R-HY| 郑州 |
|-|---------------|------|----|----|
|11|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山东 |CHINAPAC-SD |NMC-R-SD| 济南 |
|-|---------------|------|----|----|
|12|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山西 |CHINAPAC-SX |NMC-R-SX| 太原 |
|-|---------------|------|----|----|
|13|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陕西 |CHINAPAC-SN |NMC-R-SN| 西安 |
|-|---------------|------|----|----|
|14|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湖北 |CHINAPAC-HB |NMC-R-HB| 武汉 |
|-|---------------|------|----|----|
|15|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湖南 |CHINAPAC-HN |NMC-R-HN| 长沙 |
|-|---------------|------|----|----|
|16|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安徽 |CHINAPAC-AH |NMC-R-AH| 合肥 |
|-|---------------|------|----|----|
|17|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四川 |CHINAPAC-SC |NMC-R-SC| 成都 |
|-|---------------|------|----|----|
|18|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宁夏 |CHINAPAC-NX |NMC-R-NX| 银川 |
|-|---------------|------|----|----|
|19|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贵州 |CHINAPAC-GZ |NMC-R-GZ| 贵阳 |
|-|---------------|------|----|----|
|20|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新疆 |CHINAPAC-XJ |NMC-R-XJ|乌鲁木齐|
|-|---------------|------|----|----|
|21|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西藏 |CHINAPAC-XZ |NMC-R-XZ| 拉萨 |
|-|---------------|------|----|----|
|22|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青海 |CHINAPAC-QH |NMC-R-QH| 西宁 |
|-|---------------|------|----|----|
|23|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甘肃 |CHINAPAC-GS |NMC-R-GS| 兰州 |
|-|---------------|------|----|----|
|24|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云南 |CHINAPAC-YN |NMC-R-YN| 昆明 |
|-|---------------|------|----|----|
|25|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江西 |CHINAPAC-JX |NMC-R-JX| 南昌 |
|-|---------------|------|----|----|
|26|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福建 |CHINAPAC-FJ |NMC-R-FJ| 福州 |
|-|---------------|------|----|----|
|27|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内蒙古|CHINAPAC-NM |NMC-R-NM|呼和浩特|
|-|---------------|------|----|----|
|28|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海南 |CHINAPAC-HQ |NMC-R-HQ| 海口 |
|-|---------------|------|----|----|
|29|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江苏 |CHINAPAC-JS |NMC-R-JS| 南京 |
|-|---------------|------|----|----|
|30|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浙江 |CHINAPAC-ZJ |NMC-R-ZJ| 杭州 |
------------------------------------
</font>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